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宁波为实现“甬籍院士”全职回归零突破,走过了怎样的2018年。
成功引进顶尖人才45名,其中,引进全职国内外院士9名。
新培育国家“千人计划”重点推荐人选17人、国家杰青1人,新增国家“万人计划”8人和省“万人计划”11人,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个,“3315系列计划”重点引进支持“3511”产业和智能经济领域项目148个,均创近年新高,姚力军获全市首个省科技创新重大贡献奖。
人才是“科技争投”的关键环节,更是宁波的未来。
一步一个脚印,为了以后
每一步,必须脚踏实地
昨天(1月21日)下午,宁波市召开了“科技争投”行动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宁波市科技局局长黄志明在会议上,公布了宁波在2018年实现了“五个新突破”。
国家战略布局
成功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委、省政府在我市高规格召开推进大会,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极具含金量的“科技新政46条”。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列入全省大湾区建设七大战略平台。
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
成功引进全职国内外院士9名,“甬籍院士”全职回归实现零的突破。
重大科技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科技争投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项目,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的热潮。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引领新产业新动能快速发展,预计2018年将首破千亿元大关,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劲。
科技影响了生活
“宁波速度”遇上了“宁波新高度”
为人才搭好台子,才能留住人才,带来更多的人才。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引进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等高水平大院大所10家,项目落地建设也展现了“宁波速度”,如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项目注册落地仅用1个月,1年内全球首批产业化辐射制冷降温薄膜产品已下线生产。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技术交易额、引进高能级大院大所和顶尖人才,建立全省唯一“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成立全省首个涉外知识产权联盟。
深入推进“科技争投”攻坚行动,着力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开放合作和创新生态优化等五大创新行动,卯足干劲加油干。
通讯员 王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