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赵良琼 图/王永平 陈贞 苏彦云 刘保平 赵婷婷 段楠楠 王豆豆 曹晶晶 许东伟 刘志远
本报讯 庆丰收佳节,游生态石楼。10月23日,石楼县以“庆祝农民丰收、弘扬石楼精神、激发脱贫动力”为主题的首届农民丰收节在县体育馆拉开序幕。馆内人流涌动、鼓乐阵阵,来自石楼各乡镇的农民兄弟及市民朋友齐聚于此,看文艺演出、品特色农产品……在美食与美景中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
市农委副主任李万强,团中央、省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省晋能集团、省国防工办以及包扶石楼贫困村的各市直单位的领导和县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农业的副职,县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部分省市新闻媒体出席开幕式。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楼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主要支撑,全力发展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特色种植业再上新台阶,打造了石楼小米、黄河滩红薯、食用菌等一批种植业品牌,建成了总面积1.8万亩的22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林果业达到新水平,干果经济林已经达到53万亩,实现了东边靠山乡镇和西边沿黄乡镇的全覆盖;畜牧业实现新突破,奶牛、肉驴、蝎子等一批特种养殖方兴未艾。石楼蜂蜜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在全国叫响了“甜蜜网事”品牌。“金鸡计划”“银狐计划”“善农计划”三大计划顺利投产,引领全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步,涌现出了贯通西红柿酱,妈咪红、莲妹、五亩园辣椒酱,黄河畔特色调味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新产品。
石楼县是一个纯农业县,具有纯天然、无污染的资源优势和重农崇农的传统农耕文化,近几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石楼县农业产业基础日益夯实,农村基层活力不断突显,实现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覆盖模式,涌现出具有石楼特色的红枣、核桃、杂粮、银狐、蜂蜜、白酒等一大批农产品。此次石楼县举办的农民丰收节恰逢其时,希望县委、县政府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把“三农”工作紧抓在手,公式力同行,锐意进取,带动农村农业大发展,带动农民实现大丰收,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近年来,石楼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三农”工作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五个一批”脱贫攻坚总路径和“六个精准”扶贫方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三个一”现代农业产业、生态造林、有机认证示范县、乡村旅游等扶贫富民产业,在确保攻坚深贫连战连胜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希望全县以首届“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依托本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不断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品牌链,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石楼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使石楼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得更快更稳。
开幕式结束后,市县领导参观了各乡镇的销售展示区。只见,橙黄的玉米、彤红的高粱、火红的辣椒以及当季的脆梨、苹果、南瓜、红薯等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及农副产品将节日现场装扮得充满了喜庆丰收的味道,来自石楼各乡镇参展的现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纷纷拿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棋盘山小米、石楼金鸡、“甜蜜网事”蜂蜜、石楼初酒、永由黑猪、石楼银狐、和合红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企业负责人一个个化身产品“代言人”,亲自为优质食材代言、为农民发声,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助力农民丰产更丰收。驻足观望的市民纷纷感叹,丰收节搭建的平台让农民与城镇居民零距离接触,为农特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品牌价值,加强了广告效应,让优质农产品走进更大的市场,开拓出了更多的致富路。
下午,在集声、光、水景为一体水鼓舞中,全县民俗文化展庆丰收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台上,饱含农耕味、晋西味、石楼味的15个节目轮番上演,一幅满含农民风采和农耕文化的文艺画卷向大家徐徐展开。台下,九个乡镇的农特产品满场飘香,场馆内农民们的笑最为灿烂!
据悉,本次丰收节活动将持续到本月27日,届时,各乡镇的民俗表演、特色农产品和功能食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将同步在石楼广播电视台微信、B站、QQ空间、微博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让各位朋友足不出户享丰收。此外,直播过程中,还会随机向线上网友赠送一批优质的石楼特产,如小米、蜂蜜、红枣等,让全国人民都有机会品尝到大山深处的美食,实现真正台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