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防裂果实验在临县取得明显成效
2018-12-29 18:45:20


本报讯 “回去我们要大面积推广山西农科院在临县搞得红枣防裂果实验基地的技术经验,实现红枣产业的全面提质增效。”10月18日,陕西延川县委副书记张晶带领县科协主席、3个红枣主产区乡镇红枣站长冒雨来到临县参观学习红枣防裂果技术经验时信心满满地说。

针对每年秋季降雨量明显增加引起红枣裂果、减少枣农损失的现象,山西省白色农业工程学会从2014年开始就在临县曲峪镇石家甲村贺利军的枣园进行“微生物菌剂+微肥”防裂果试验。通过在枣树生长期(萌芽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脆熟期)喷施4次,2017年试验地取得了显著效果,试验地裂果率低于20%,好果率80%以上,亩产鲜枣800斤,干枣400斤以上。该研究减少了农药用量,枣的质量明显提高,试验地红枣卖出了全县红枣的最高价,干枣批发7元/斤,零售10元/斤,亩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2018年,白色农业学会继续在临县曲峪镇、三交镇等乡镇示范推广1000亩。今年入秋以来,当地降雨多,枣锈病发生严重。但在9月下旬试验地石家吉村、罗家山村枣树还是绿叶,枣锈病发生轻,枣裂果较少,枣的商品性好。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贺润平介绍说, 微生物产品在临县枣树试验表现如下:一是保花保果效果好。二是防病抑制虫害效果好,多种病害发生轻。三是防裂果,好果率高。四是枣的质量提高,减少了农药用量。五是增效,试验枣园产量翻一番、价格提高一倍、效益提高两倍。吕梁山红枣产业是支柱产业,本研究微生物微肥成本150元/亩,值得应用推广。

众所周知,临县是拥有82万亩红枣林的全国最大红枣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全县上下打好红枣保卫战,大力实施红枣品牌发展战略,发布了“临县红枣”公共品牌,设立了“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出台了支持红枣产业发展15项优惠政策,实施红枣提质增效、红枣防裂果标准化管理,支持红枣等农特产品建设电商运营平台,初步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龙头、销售有网络”的红枣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 (文/图 刘建荣)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