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日报特别报道:纪念百色起义90周年
河池日报社新河池客户端 2019-12-11 08:00:36

编者按

  1929年12月11日,右江畔巨雷骤响,由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和韦拔群领导的百色起义正式打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宣告成立,八桂革命如星火燎原,红土地上竖起鲜艳的红旗。

  河池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是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红七军和韦拔群的故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百色起义90周年到来前夕,本报特别报道组辗转东兰、巴马、凤山、罗城、宜州、金城江以及百色市等地,采访数十位干部、群众、革命后代,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实地走访发掘红色印记,汲取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今天是百色起义90周年,本报推出连版,通过记者手中的笔和镜头,再一次把我们带回那个烽火燃烧的岁月,敬请读者垂注。


寿乡永不磨灭的小平足迹

  1930年,邓小平曾3次路过巴马瑶族自治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足迹。89年过去了,记者通过采访为数不多的老人,寻找小平同志当年走过的地方。

  1930年4月3日,天色刚暗下不久,那桃乡那桃村上丁屯的能腊坡上,黎卜暖家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听爷爷说,他们是从恩隆(田东)方向来的。吃过晚饭,他们在家里住了一宿,次日清晨又匆匆往东兰方向走了。”今年73岁的黎文兴说,其爷爷黎卜暖很久之后才知道,当晚来到他家的几个人里面,其中一个就是邓小平。

巴马西山红军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来到巴马。1930年3月,邓小平带着一个警卫班,从龙州往红七军第三纵队部驻地东兰县武篆镇进发,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向红七军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同年4月初,他路过上丁屯,在此留宿一晚。

  11月28日,沿着山路爬了半个多小时,记者来到当年邓小平住过的地方,此时这里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1960年,我家搬到那桃村加牙,后来又搬到旧圩。”黎文兴说,现在家里在山下有了房子,儿子们也都在外面找到了工作,老房很久之前就废弃了。

  在西山乡合乐村拉物屯,河百高速公路穿屯而过。距拉物屯约3公里远的茶马古道,青石板上依稀有人们不时走过的痕迹。“这里过去8公里左右,就是巴马镇龙洪村。以前,西山群众都是经过茶马古道前往龙洪村。”合乐村党支书黄圣郦说道。

  1930年5月,红七军前委接受中央指示,决定回师右江。5月底,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率红七军主力从武篆出发,前往百色。“红七军没有在合乐村停留,但当时合乐村还是有人加入了红七军的队伍。”黄圣郦说,合乐村有9名烈士,拉物屯就有3名。

  “几天之后,红七军到达现在的巴马县所略乡坡晚村坡晚屯。”巴马县革命老区促进会副会长黄剑峰介绍,当时红七军在坡晚屯休整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走了,“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张借条和几支枪。”

  “听父亲说,当晚,邓小平在坡晚屯的覃福和家住了下来。”聊起往事,坡晚屯现年93岁的黄显谋记忆犹新,侃侃而谈,“覃福和家现在起了新房,家里的后辈也都在外工作,很少有人在老家。”

  “次日清晨,红七军直接往百色方向出发。”坡晚村党支书罗永流说,当时从坡晚到百色,要走50多公里山路,“现在,河百高速公路在所略有入口,半个多小时就能到百色。”

  谈到邓小平在巴马的足迹,不得不说“燕洞会议”。1930年10月6日,红七军奉命北上之际,在燕洞乡街上的一间砖木民房内,邓小平主持召开有东兰、凤山、百色、奉议、恩阳等县苏维埃政府负责干部70多人参加的会议,传达中共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并就当时右江革命根据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研究。

  “那天是中秋节,我爷爷周日新杀了一头猪,人们在家里吃过晚饭后去开会,天快亮了才回来,然后各自走了。”今年76岁的周擎祥说,现在的房子还保持着当年的房子模样,只是在房子边上建了一栋三层高的楼房,“家里往年养几头猪,种1亩多的地,3个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收入有八九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开均 童永胜 杨天宇 通讯员 韦秋天/文;高东风/图)


安篓“红军渡”边村民富

  悠悠红水河,青翠两岸山。红水河从云南省南盘江发源,自西向东蜿蜒曲折600多公里,浩浩荡荡流经数十个县(区)后奔向大海。

  东兰县东兰镇同拉村安篓屯,一个与红水河相依的村屯,因为一个渡口,便有了“红色”情缘。

  1930年4月,红七军政委邓小平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百色起义情况后,返回右江寻找部队,传达中央指示精神,于4月5日在东兰县武篆镇红七军第三纵队驻地,听取韦拔群工作汇报。4月8日,为继续向东寻找红七军主力,邓小平率护卫来到安篓屯,在一个宽约30米的渡口登上渡船,驶向对岸。

  据史料记载,为建立和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曾四入东兰,五渡红水河,其中三渡就是在安篓屯渡口乘船。为缅怀伟人的英勇事迹,人们将渡口命名为“红军渡”。

  长久以来,“红军渡”是当地村民跨越红水河通向外界的唯一“官渡”。

安篓“红军渡”。

  在纪念百色起义90周年之际,记者于11月26日驱车来到安篓“红军渡”,探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我父亲就是当年载着邓小平往来红水河的船夫。”今年78岁的梁福年在安篓当了50多年队长,其父亲便是当年红水河上的“摆渡人”。因为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塞,梁福年记得小时候屯里总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50多年来,只要有外人来到“红军渡”,梁福年都会讲起这个传奇渡口的故事。

  90年栉风沐雨,日月换了新篇。当年的渡口,如今已变成红水河观光点。站在观光平台上,河面波粼闪金光,两岸沿山披翠绿,凉风习习,沁人心脾。

  从渡口抬头向东西两边望去,横跨着的两座大桥无声述说着历史的变迁。

  邓小平离开30多年后,安篓渡河方式发生了变化。1966年,安篓桥建成,曾经的“摆渡人”离开船只回到岸上,后因建设岩滩水电站,桥梁被迫拆除。1991年和2018年,县级公路上和河百高速路上的红水河大桥相继建成,当初的“船渡”成了如今的“秒过”。

  大桥拉近了革命老区与外界的距离,也架起了安篓人民的幸福生活。

  红桥饭店的老板谢锋是当地有名的生意人,20年前就跟着父亲在红水河边开起饭店卖河鱼,年收入超30万元。和谢锋一样,安篓屯80多户400多人,多数村民外出经商,少数在家种植油茶和板栗,屯里各户在10年前已住上了小楼房。石板路直通家门,村头村尾绿树成荫,不少房屋前停放着小汽车。2019年,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超7000元。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童永胜 黄开均  通讯员 韦蓓/文;高东风/图)


东兰武篆魁星楼里灯常明

  东兰县武篆镇有一座革命红楼,与井冈山八角楼、延安宝塔一样,注定被历史铭记。

  百色起义胜利后不久,红七军政委邓小平回上海向中央汇报情况后,返回右江寻找部队主力,于1930年4月5日来到武篆镇,在红楼前,跟日后被他称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领袖”的韦拔群第一次握手。自此,两人开创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右江土地革命的丰功伟绩。

  见证历史的这座红楼叫魁星楼,兴建于1906年。此楼高17.5米,上下4层,底宽7米,朱檐绿瓦,丹柱红墙。邓小平和韦拔群在楼里一起办公,一起生活。从此,魁星楼上的灯光,经常明亮至深夜。

  据史料记载,1930年4月至10月期间,邓小平先后在东兰工作生活两个多月,多数时间在魁星楼居住办公。在此期间,他编写教材,举办党政干部培训班、起草制定《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文件,在东里村建立右江地区第一个耕者有其田的“共耕社”,兴建共耕渠,发动各族同胞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列宁岩。

  90年风云变幻,和平年代里,魁星楼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群众前来参观缅怀。魁星楼的灯光,照亮了革命年代前进的道路,也闪耀在武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征途中。

  11月26日,记者来到韦拔群的家乡武篆镇东里村,当年兴建的共耕渠经过修整依然发挥着作用,灌溉着900亩田地。宽阔的农田上架起了不常见的水果——阳光玫瑰葡萄。由于产品供不应求,葡萄园从最初的60亩,扩展到现在的300亩。

  东里村村委会副主任韦永生介绍,今年产的6万多公斤葡萄在几个月前就已经销售一空。该葡萄园今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入股的59户贫困户每户增收3500元。

魁星楼。

  90年前土地革命的“硕果”共耕社,如今也被传承了下来。2016年7月,由5个专业种养合作社组成的东兰县红色东里共耕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各合作社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产业联建,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4月,东里村举行“红色共耕”脱贫产业分红大会。88户贫困户到场领取阳光玫瑰葡萄、黑山猪、食用菌等合作社分红,共计78000余元。

  创建共耕社敢为人先的精神,如今正激励着东里人民积极探索,建设美好家园。除阳光玫瑰葡萄外,东里村还种有100亩红心蜜柚、100亩山野葡萄、430亩核桃、1000亩山油茶,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2.9%下降到如今的0.52%。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童永胜 黄开均 通讯员 韩丽娟/文;高东风/图)

武篆小学。


中国土地革命史上的活“化石”

  在凤山县中亭乡中亭村,一块5.6亩大小的农田被圈了起来,成为一个红色景点。这块当地人耕种了千百年的农田,因为89年前的土地革命试点,闪耀着邓小平初期农村经济理论的光芒。

  1930年4月初,邓小平到达东兰县武篆镇。为了建设和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召集雷经天、韦拔群、陈洪涛等人召开会议,研究开展土地革命工作问题,具体指导东兰、凤山的根据地建设。

  会议决定,在武篆镇东里村进行土地“共耕”试点,在时属凌云县的中亭乡(旧称巴轩亭)开展平分土地(分耕)试点。

  中亭的“分耕”试点方法是:不分民族、年龄、性别、本地人或外地人,按人口每人分给一亩水田,并当众发给土地使用证。同时,把从地主土豪手中没收来的房屋、粮食和其他财物分给贫雇农。

  “共耕”“分耕”试点相继结束,邓小平在听取工作汇报后认为:右江的土地革命不能千篇一律地走东里“共耕”道路,共耕必须建立在农民高度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条件不成熟、群众还没有要求“共耕”的地方,还是采取中亭“分耕”的土地革命办法。

  之后,右江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右江土地革命《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1930年5月1日,《土地法暂行条例》颁发实施,凌云、凤山两县迅速掀起土地革命高潮,“分耕”制度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各县推广。

  苏维埃政府划出中亭村5亩保水田作为公田,组织红军赤卫队义务耕种,生产的粮食作为红军家属的困难补助,按参加红军人数多少给予补助。这块公田,后来被称为“红军田”。

  “‘分耕’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让劳苦百姓深切感受到,只有共产党、红军,才能让他们有田耕、有地种,广大青壮年踊跃参加红军。”近日,中亭村党支书罗永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亭当时仅有200多户人家,就有200多名红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红军。

  三次反“围剿”、中亭保卫战、凤山保卫战,穿洞、辽立洞、陇内营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染红了中亭的每一寸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亭先后被敌人烧毁民房5次共250间,牺牲的革命烈士及被杀害的群众233人,42户被斩尽杀绝,全村没有出现过一个叛徒。

  “青山绿水间,红色精神永流传。”罗永克说。近年来,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优势,中亭不仅打造了一批红色景点,发展红色旅游,百香果、柑橘、葡萄等特色产业也是风生水起,该村也于2017年整村“摘帽”,“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红军村’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永不停歇。”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开均 童永胜 杨天宇 通讯员 黄德胜)


河池整编北上赴光明

  在河池这片红色热土上,从来都不缺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

  金城江区河池镇整编阅兵广场正前方,4尊两米多高的铜像屹立挺拔,中间那位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的飒爽形象,正是当年红七军、红八军总政委邓小平。89年前,就在这片广场的不远处,进行了红七军“河池整编”,拉开部队北上远征的序幕。

  1930年底,红七军7000多名指战员经过艰难跋涉,于11月8日集合在河池县河池镇(今金城江区河池镇)三里亭(今河池镇三八坡东南面的大田峒)。随后,红七军被整编为第19、20、21师,并举行北上誓师大会。

红军标语楼。

  据史料描述,大会当天天高气爽,阳光灿烂。会场主席台正中悬挂着列宁的巨幅画像,两边红旗招展,部队按新编序列排队。附近3000多名群众也闻讯赶来参加大会。邓小平、张云逸等人骑着高头大马,检阅了这支军容整齐、整装待发的英雄部队。

  整编后,这支骁勇善战的红七军历经艰难险阻,冲破敌人围追堵截,转战7000多里,于次年7月到达江西于都,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

  跟阅兵广场一样,镇上的一座老屋同样闪耀着红七军坚强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1930年3月至11月间,红七军转战途中,曾3次在这座老屋宿营,并在屋里墙上留下了许多宣传标语,后人亲切地把这幢老屋称作“红军标语楼”。

  当年用木炭、黑石粉写下的标语、漫画,内容除宣传共产党的性质、纲领、革命任务等内容外,还体现出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反映劳苦人民的苦大仇深,以及打倒劣绅分田地的迫切需求,至今阅览仍动人心魄。

  为使后人铭记这段光辉历史,金城江区于2009年投入1260多万元,建设河池整编阅兵旧址景区,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标语楼”融为一体,使当地红色旅游增添新看点,至今接待游客约百万人次。

  当年誓师北上,喊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如今,脱贫攻坚拼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

  近年来,河池镇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全覆盖,全镇有“5+2”产业758户,覆盖率94.28%。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到96%。2019年,通过助推12个村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助力红沙村打造“春季特色玉米+秋季优质桂紫薇红薯”种植产业,支持拉显村柑桔选果厂建设,河池镇1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6.78万元。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童永胜 黄开均 通讯员 党平/文;高东风/图)


怀远千年古镇的红色记忆

  “贫苦的群众兄弟们,听呵,听呵,军阀又想送我们去当炮灰了,什么征兵、实行征兵呢,叫的是把我们贫苦的工农群众去,那豪绅地主的子弟一定不应征的。贫苦工农们起来罢,起来打倒国民党军阀的走狗豪绅地主资产阶级!”12月3日,在宜州区怀远镇红七军军部指挥所旧址粤东会馆的木板墙上,红七军战士于89年前用毛笔书写的标语,仍依稀可辨。

游客在宜州粤东会馆参观。

  怀远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怀远位于中洲河与龙江河交汇处,自古水路交通发达,是一座商业重镇。”现年70岁的黄汉昌是土生土长的怀远人,自从原河池地区经协委退休后,他一直在挖掘怀远的革命历史。

  “红七军曾于1930年4月和11月两次进驻怀远镇休整,其中,邓小平到过怀远一次,呆了4天3夜。”黄汉昌说。1930年3月,为发展右江革命根据地,红七军按照中央指示精神,派遣主力第一、第二纵队到桂、黔边界活动;同年4月中旬,张云逸、李明瑞率红七军3000多人攻下怀远,并驻扎了数日。1930年11月,红七军在河池进行整编后,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人率部沿龙江南岸向怀远方向前进,于11日占领怀远镇。

  “按照中央原来的指示,打下怀远镇后,红七军要攻打宜山县城庆远镇和桂中重地柳州。”黄汉昌介绍,红七军前委会对此有不同意见,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同志最终说服中共南方局代表邓拔奇、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参谋长龚楚等人放弃攻庆远打柳州的主张,改由绕道天河向罗城方向前进。

怀远古镇。

  怀远镇中和街78号温昌记,距离粤东会馆不到200米,当时是2层骑楼,也是红七军军部宣传股长左雄的父亲所经营的客栈。“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人,就在温昌记住了3个晚上。”黄汉昌介绍,温昌记里面的布局,如今还与89年前一模一样。

  短暂休整期间,红七军一面筹集军粮,一面向群众宣传土地革命政策,动员劳苦人民同反动势力作斗争。“邓小平还经常到中洲河对岸村子发动群众。”黄汉昌说,当时,红七军与桂系军阀隔岸僵持,但为了让更多群众加入革命队伍,红七军战士冒险渡河宣传革命主张。

  如今,不仅是怀远大桥把中洲河两岸连了起来,广西首座水上玻璃桥——怀远古镇中洲玻璃桥更成了吸引众多游客的“网红”。“壮族三月三、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怀远街上都是人头攒动,日游客量超过10万人,平时周末的游客数量也不在少数。”怀远镇政府工作人员吴春秀说道。

  “老街依旧在,古风依稀存。”近年来,怀远镇按照建设“广西新型城镇建设百强示范镇”“广西历史文化和旅游名镇”“中国民居建筑发展集中示范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整合资金修复古镇,通过举办中秋祭月、全国龙舟邀请赛、春节民俗大巡游等活动,越来越多的怀远人吃上了“旅游饭”。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开均 童永胜 杨天宇 通讯员 左秋燕/文;高东风/图)


西山屹立不倒的红色坚守

  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土地上,写满了红七军21师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被称为“广西小井冈”的西山。

  西山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居住着瑶、壮、汉等多个民族。在革命年代,“西山红旗不倒”成了当地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号。

  “从1922年开始,韦拔群就开始进入西山宣传、组织革命了。”巴马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黄剑峰说,因与东兰县武篆接壤且地势险要,西山成为当时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之一。

  1930年11月,红七军奉命北上,韦拔群、陈洪涛等奉命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组建红七军21师,继续开展革命斗争。1931年1月,红七军21师在乙圩成立;同年3月,21师师部及中共右江特委、右江苏维埃政府迁至西山乡弄京村弄索屯办公,领导右江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这里也成为当时右江革命根据地指挥中心。在韦拔群、陈洪涛、黄松坚等人的领导下,21师全体指战员依靠群众,利用山区有利地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多次粉碎了桂系军阀的重兵围剿。

  “由于右江革命指挥机关设在西山,所以这里一直是敌人进攻的目标和重点。”黄剑峰说,仅1931年至1932年,西山革命根据地就承受了敌人先后2个军7个团及5县民团共2万多兵力的反复围剿,“1926年至1949年期间,西山历经18次反围剿斗争,是全国比较少见的屹立不倒的革命根据地。”

  “师部迁移到弄索后,凭借地形优势,红七军曾抓获敌特10多人,击退敌军12次进攻,师部机关和师党委召开的各次重要会议都能顺利进行。”黄剑峰介绍。弄索坳原有一条小路沿着绝壁下至小弄京,绝壁上有一天然石门,是弄索通往外界的要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如今,从21师师部旧址门口,一直到西山乡政府,水泥路如玉带般绕在绿色的山间,村民们赶集外出的摩托车、私家车在道路上穿梭自如。

  近年来,作为巴马最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西山乡因势利导,在突出“红”与“绿”的发展思路中,努力打造“走红军路,吃有机饭,赏自然林,吸高负氧,享人间仙境”特色精品红色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红色精品旅游。

  “西山是巴马脱贫攻坚主战场。2015年底,全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789户11999人,贫困发生率超过50%。”西山乡党委书记覃欢说,在脱贫攻坚战中,西山人民在革命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延续着“西山红旗不倒”的传奇,“经过3年多的努力,已有1636户7184人脱贫摘帽。2019年,预脱贫1056户4522人,贫困发生率将降至1.35%。”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开均 童永胜 杨天宇 通讯员 韦秋天/文;高东风/图)


罗城四把佛子坳英魂永存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佛子坳,一个闪耀着红七军精神的地方。

  山坳不高也不陡,前方是一片开阔的田地。1930年11月,红七军19师、20师共7000余人经宜州县(现宜州区)德胜镇、怀远镇改道北上进入天河县(现罗城县天河镇),拟经罗城、融县(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去攻打桂林。

  11月18日,红七军欲向罗城县进发时,被国民党覃连芳教导师率兵阻截。双方在佛子坳进行了近6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国民党伤亡400多人,红七军伤亡300多人。为摆脱围攻,红七军随即转向北面山区前进,最后经融县、三江、湖南转战千里,与中央红军会师。

金城江区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与国旗合影。

  据史料记载,佛子坳战役是红七军北上征途中与国民党正规军展开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58年,邓小平到四把视察时,还提起过这一仗。

  “仗打完后,村里的人把牺牲的红七军战士遗体收拢来,埋在一座小山包下面。”12月3日,记者驱车前往四把镇思平村佛子屯,80岁的吴观兵从小就听家人讲起佛子坳战役的故事。

  “以前,这里都是茂密树林。佛子坳是双方争夺的制高点,坳里的一条小道是红七军前进的必然通道。”吴观兵指着屯后的群山说,国民党在这里布重兵阻截,红军看到敌军不断增援,主动撤出战斗,向天河古毛一带转移,保存实力继续北上。

  2016年,当地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在佛子坳战役遗址立上纪念碑、修建红军亭,当年的坳口通道也铺上了整齐的石板路。逢年过节,当地村民自发前来祭奠红军烈士,该遗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89年后,记者迎着初冬的暖阳登上佛子坳,居高远眺,这片曾被战火“洗礼”的地方,如今焕发勃勃生机。乡亲们在田里辛勤劳作,学生课间在操场打球,水泥路贯穿前后,全屯基本建起小楼房。

  思平村党支书吴吕克告诉记者,佛子屯有80户380多人,自从罗(城)怀(群)公路修建经过佛子屯后,村民们开始提升“自生”动力,利用交通优势和山地资源,发展蔬菜、毛葡萄、糖蔗等特色产业和生态水果业,另有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屯里村民人均年收入接近1万元,屯里的贫困户也将在今年全部脱贫。除此之外,在县、镇有关部门单位的帮扶下,屯内修建道路、接自来水、建沼气池、建篮球场、搞文体活动,村里一派繁荣景象。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天宇 童永胜 黄开均 通讯员 覃恒细/文;高东风/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