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民谣里的记念——写在百色起义九十周年之际
河池日报社新河池客户端 2019-12-11 03:04:37

“找龙脉,葬祖坟,葬了百年还是穷。自从来了红七军,再不信鬼不信神。如今邓斌办共耕,他是穷人大金龙。”

“高高的西山哟,红旗飘满坡;滚滚哟,红水河,红浪翻红波;21师师长韦拔哥,带领我们闹翻身……”

90年前,这两首民谣传唱右江千家万户,90年后,在革命老区,当地群众依然吟唱不断。老区群众对“邓斌”“拔哥”的崇敬和爱戴,不分男女,无论老壮,像未名小溪,汇聚成河,奔流成海,并未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空中俯瞰百色起义纪念馆。

“邓斌”就是邓小平,“拔哥”就是韦拔群。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和韦拔群领导的百色起义正式打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宣告成立,八桂革命如星火燎原。那一年,他们的年龄分别只有25岁、33岁、37岁和35岁。

90年倏忽而过,当我们再一次回眸这段光辉岁月时,那些年轻的脸庞,依然清晰如故;魁星楼和粤东会馆射出的灯光,未曾熄灭,涤荡风雨如晦的黑夜,激励老区人民在危难中振作精神,在绝望中迸发力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红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色土地 开天辟地

红河亹亹,右江潺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金城江区第三小学学生在百色粤东会馆参观。

2019年11月29日,百色市大码头,商铺林立;几百米之遥的粤东会馆,游人如织。百色起义90周年前夕,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色岁月。

1929年10月22日,邓小平、李明瑞和张云逸率部队从南宁逆流而上,登上了百色大码头,驻扎粤东会馆。

一张硬板床,一张桌子,一盏煤油灯,小平同志卧榻和战士无二。简单的条件,做不简单的大事。在粤东会馆,邓小平密集会见部队各级领导人和各地党政负责人,主持召开百色起义决策会议,商讨和布置百色起义准备工作。

邓小平在魁星楼的卧室,简单朴素。 童永胜/摄

惊雷蓄势,一触即响。1929年12月11日,正值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一面镶有斧头镰刀的红旗在百色城冉冉升起,百色起义成功举行,右江革命风起云涌,进入了新的阶段。

但革命的道路永远不会平坦。

1930年2月底,百色起义不久,时局突变,国民党加强对红七军的围剿,红七军战略退出右江沿岸,转入东凤地区。

那时,26岁的邓小平正遭遇人生巨大的不幸,年轻的妻子张锡瑗因产褥热不幸去世,孩子夭折。为了革命大业,刚从广西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的邓小平,强忍着丧妻失女的悲痛,背负着传达中央指示的重大任务,紧急从上海返回龙州,赶往东兰,寻找红七军军部。

巴马县那桃乡那桃村上丁屯能腊坡,谷深林茂,山路弯弯。1930年4月3日,夜色已深,一个精悍的年轻人悄悄来到村民黎卜暖的家,他戴着斗笠,拄着拐杖,穿着草鞋,裤管卷得老高。

这个年轻人便是邓小平。那晚,邓小平在黎卜暖家简单吃了晚饭,歇一歇脚,鸡声踏晓,趁着天色未亮,他又匆匆上路,翻山越岭,朝东兰武篆方向前行。

4月5日,历经一个多月艰苦跋涉,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邓小平第一次来到东兰,来到韦拔群的家乡武篆镇,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图为“邓小平与韦拔群相见魁星楼铜像。

武篆镇魁星楼,这座修建于100多年前的红楼,经历了风吹雨打和岁月侵蚀,依然不改其色,傲立世间。90年来,魁星楼一直都是东兰的象征和骄傲,在那里,邓小平生活、办公近两个月。

魁星楼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透过逼仄的窗户,传出室外。在这里,邓小平起草和制定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两个重要文件,彻夜挑灯编写《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号》《党的问题》等文献,为老区土地革命指明方向。

魁星楼。

在这里,邓小平主持召开红七军前委会议,决策、组织和领导收复百色及右江各县,直接领导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魁星楼成为东兰乃至右江革命的重要指挥部。

巴马西山林木幽深的茶马古道、东兰水流湍急的安篓渡口、荒草丛生的长老小道、大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山村……在河池期间,邓小平星出星入,爬山涉水,为了革命事业日夜操劳:

邓小平曾经走过的巴马西山茶马古道。 童永胜/摄

——在武篆镇带领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建立“共耕社”,使贫困群众千百年来第一次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愿望;组织举办为期20多天的党员干部训练班,亲自上台授课,传授革命思想;

——在巴马燕洞主持召开燕洞会议,就当时右江革命根据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研究,谋划对策;

——在河池镇主持召开整编大会,检阅了完成集合的7000多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官兵,这也是邓小平军事生涯中第一次检阅军队;

——在怀远古镇,和红七军高级将领研判形势,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放弃攻打柳州的冒险计划,为红七军北上保存实力;

……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从1930年4月到11月,邓小平先后五渡红水河,四进四出东兰武篆,三次到达河池县、夜宿怀远古镇等地,邓小平在河池战斗的时间占他在广西领导革命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

90年过去,本报记者行走在河池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听老百姓讲述邓政委代代相传的故事,他的每一个足迹,音容笑貌,他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精神,一直留在老区群众心里,未曾远去。


浴血战斗 气吞山河

在东兰,谈到“拔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东兰的象征。

韦拔群生于富庶之家,衣食无忧,却不甘平庸,认为人生世间,不追求进步,与鸡犬争食无异。1914至1925年,韦拔群两度变卖家产,多次远离家门,辗转香港、广州、桂林、贵州和云南等地,一心向学,寻求真理,救国救民。

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列宁岩,巨口朝天,势若惊雷。1925至1927年,韦拔群在这里开办了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近600名农运骨干。革命火种,在这里撒向右江大地,渐成燎原之势,为百色起义的胜利举行、红七军的建立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列宁岩。

巴马县西山乡弄烈村弄索屯,山险石峭,古柏森森,红七军21师师部就设在这里。红军主力北上后,师长韦拔群和政委陈洪涛带着几十号人马和红七军整编后第21师番号来到这里,他们借山势掩护,在大山里闹革命,队伍一度壮大到三千多人。

面对如火燎原的革命之势,敌人岂能坐而视之!他们先后三次对西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极力扑灭熊熊燃烧的革命之火。

1932年8月底至9月下旬,桂系军阀第七军军长廖磊纠合一万兵力,气势汹汹对东凤根据地进行围剿,根据地军民奋起反抗,浴血战斗。当年10月18日,韦拔群在弄烈村香刷洞被叛徒杀害,年仅38岁。

韦拔群短暂的一生,是为革命倾其所有的一生。革命陷入低潮时,韦拔群把三个儿子的名字改为“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在革命中,韦拔群先后有17位亲人被杀害。

陈洪涛故居。

韦拔群牺牲后不久,陈洪涛也被叛徒出卖,他不为利诱所屈,受尽严刑拷打,当年12月在百色英勇就义。被推向刑场与妻子诀别时,陈洪涛叮嘱妻子,把他衣服上的纽扣剪下来,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陈洪涛的父亲在掩护陈洪涛突围时被捕牺牲,母亲被困西山饿死,不到半岁的小孩被活活摔死,妹妹跳崖就义,一门尽显忠烈。

凤山县中亭乡中亭村,千年的茅栗树经过黔桂军阀的烈火焚烧,现在仍顽强生长,远远望去,童童如车盖。

凤山县中亭乡中亭村红军田。童永胜/摄

1930年5月,受邓小平和韦拔群的委派,韦拔群的胞弟韦菁来到中亭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分耕社”,农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群众欢呼雀跃,革命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当时仅有200多户人家的中亭村,有200多人参加红军,中亭村红军被编为红七军21师63团第九连。

1931年2月,黔桂军阀纠集一支3千多人的部队,对中亭村进行围剿,80多名红军和群众被杀害,血流成河。24岁的乡苏维埃妇女主席韦氏送抱敌跳崖,壮烈牺牲,而她的丈夫早她一个小时就义。

革命时期,中亭村牺牲的革命烈士及被杀害的群众233人,42户被斩尽杀绝,全村没有出现过一个叛徒。

1930年11月18日,红七军北上先头部队在罗城四把佛子坳一带,与国民党桂军覃连芳教导师展开了遭遇战,200多名红军壮烈牺牲。他们的尸体被当地群众收拾葬在一起,没有墓碑,没有姓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军。

以河池百色籍农军为主力的红七军,从河池北上时还有7000多人。这支年轻的队伍酣战左右江,浴血桂、黔、粤、湘、赣五省区,历经百余次大小战斗,转战7000里,成功会师中央红军时,只剩下2000人左右。

据东兰地方史资料,东兰县人口到1934年只有5万多人,比1927年减少了约6万人;巴马县在革命年代被洗劫的村屯有880多个,每9户就有一个革命烈士。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那些没有名字的墓碑,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都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共和国的一砖一瓦,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

革命精神 代代相传

忠魂不孤,浩气长存。

90年来,魁星楼的灯火一直未曾泯灭。

修路英雄韦江歌,改革先锋韦焕能,扶贫铁汉王任光,校长爸爸莫振高……每个年代,河池都有红色传承的“代言人”,在这片红色的大地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代代相传。

进入新时代,河池面临着一场新的“长征”:河池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广西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同样艰苦卓绝的战斗。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河池4.58万名干部背起行囊,他们筚路蓝缕,劈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脱贫攻坚一线流汗流血,有些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百色起义纪念馆。

11月26日,夕阳西下,在武篆镇东里村,阳光透过云霞照在一个名叫银潭的水潭上,烟气氤氲,煞是好看。

90年前,邓小平在韦拔群的家乡东里村带领群众搞土地革命,建设“共耕社”,并从银潭引水,开挖了一条长1300米的“共耕渠”,可以灌溉附近群众900多亩水田。

90年过去了,“共耕渠”依然渠水清冽,泽润一方。旧的“共耕社”不复存在,但在脱贫攻坚战中,新的“共耕社”应运而生,赋予了新的内容。

2016年,东里村“两委”带领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成立“共耕联社”,打造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东兰乌鸡养殖、食用菌基地等等。2016年,东里村成为广西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

“共耕联社”的技术经理名叫梁达超,广东人。10多年前,梁达超做蔬菜生意,从湖南、江西等地运输蔬菜到广东卖。常年在外奔波劳碌,加上生意压力大,梁达超常常焦虑不安,睡不好觉。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梁达超来到拔哥故里东里村收购蔬菜。在红色的土地上呼吸新鲜的空气,听人们讲邓政委、拔哥的故事,梁达超感到很踏实,居然睡到自然醒。他深深爱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并和巴学村的姑娘黄娜喜连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

现在,夫妻俩全心投入拔哥故里的脱贫攻坚战。黄娜在东里村当脱贫攻坚信息员,梁达超每天都在葡萄园里忙碌,他精心打理的阳光玫瑰葡萄,一公斤可以卖到50多元,每年可以解决32户贫困户就业,实现户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百色起义纪念馆门前的浮雕。

巴马西山,红七军21师师部所在地,当年韦拔群、陈洪涛等革命先烈浴血奋斗的地方。这里地无三尺平,千年缺水,除了山还是山。全乡两万多人,贫困发生率超过了50%。

“西山不能愧对英魂!”几年来,西山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全力攻坚,硬是在怪石嶙峋的大山中,建设一百多条道路、10个集中供水项目,建起香猪养殖小区、牛场、羊场、养兔基地等产业项目,全乡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现在的1.13%。

凤山县中亭村是“红军村”,也是贫困村。2014年,在凤山县直单位当了20多年一把手的罗永克退休后,毅然回到家乡中亭村,当了5年不领一分工资的村支书。

罗永克带领群众建设52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打造200亩“四季花海”旅游开发项目,解决村里多年田难耕、路不通、水不便的困境,让中亭村成功脱贫摘帽。2017年,中亭村入选“全国首批绿色村庄”。

在革命精神的号召下,河池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山水河池、贫瘠之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2018年河池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亿元,是1950年的2319倍;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1984年的248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28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20万人。

90年前邓小平三渡红水河的东兰安篓渡口,现在静静地躺着,成为了红色旅游景点,雄伟的红水河大桥从渡口上空跨过。2018年11月河百高速开通后,百色到东兰武篆仅需1个半小时,当年邓小平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走完这段路程足足花了半个月。

时间万物都在变化,不变的是那盏明灯,那抹红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问西东,砥砺前行。

巍巍老区,红旗不倒!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童永胜 黄开均 杨天宇 通讯员 韦秋天 黄德胜 韦蓓/文;高东风/图;编辑:蒙华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