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藏:鸡公坦村红薯飘香醉了村民
今日郴州 2019-12-04 17:18:18

  

11月底的宜章县杨梅山镇鸡公坦村,连空气里都飘着红薯香。温暖的阳光下,整整齐齐躺在竹板上的红薯块慢慢被晒得金黄、析出糖分,等待变成美味的红薯干。

在这样家家户户都忙着制作红薯干的日子里,郴州市公共汽车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市派驻宜章县杨梅山镇鸡公坦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陈大藏也没有闲着。11月21日下午,他坐在杨名禹家的院子里,带上手套,拿起工具,熟练地削起了红薯皮。“唰唰唰”的声音里,地面上很快积攒起一小堆红薯皮,露出米白底色的红薯排着队,被“噗通”扔进水桶里。

陈大藏(左一)在村民家中帮忙削红薯

一边帮忙,陈大藏一边说起杨家两个儿子的事来。原来,在陈大藏的协调下,市公汽公司开展了特色扶贫,免费培训适龄贫困户,学驾驶技术、拿驾照,还签了就业合同。2016年,杨名禹的两个儿子就属于第一批参加培训的人员。经过培训、实习,两人已经分别成为22路、33路公交车司机,月薪近5000元。“一人就业、一户脱贫。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陈大藏说。

“工作队来之前,我们家生活都很难,2015年老婆动了手术,一年花了近9万元,儿子在外面打零工。还是工作队叫儿子去培训的。感谢他们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我种了差不多3亩红薯,做红薯干,自己一年有1万多进账。加上做护林员的收入,生活不用儿子资助了。”杨名禹说。

不远处,欧资葵的红薯干也正在晒太阳。“以前孩子病了,花了几十万,但没救回来。搭上了全部积蓄,还欠了十几万,当时我们夫妻在外面务工,一年也只能赚几万块。生活都没希望了。”痛失爱子的打击很沉重,提起旧事,欧资葵一度哽咽。生活的转机出现在2015年。工作队来了,欧资葵以家庭抱团的方式,开始种植红薯、制作红薯干。2018年,他累计加工红薯干0.9万公斤,盈利达22万元,一举摆脱了贫困。“现在基本还清债务了,每年还能剩几万块钱。对生活改善很大。”欧资葵说,工作队帮忙联系了红薯干的买家,他还建了红薯干烘烤房,种了黄桃、猕猴桃,养了50多箱蜜蜂,又养了鸭,日子越过越红火。

陈大藏说,村里像杨名禹和欧资葵这样的做红薯干的,还有很多。“现在全村346户,在家的都做这个,年产值达650万至680万元,农户人均收入超过5千元。可以说,这个产业把红薯变成了‘金元宝’。”

鸡公坦村的红薯干

为什么选择发展红薯产业?陈大藏记得,2015年,他与工作队来到鸡公坦村时,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带领村民发展产业”。于是,他白天召开产业调研会,晚上与工作队员一道走访入户,了解了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又组织村民代表、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最终,他与村支两委共同研究决定,尊重群众的意愿,大力发展传统的红薯产业,生产红薯干。他采取了以实物化肥的发放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大力鼓励农户种植红薯,成效显著——2015年,鸡公坦村红薯种植面积不到400亩,目前,已达到近1200亩,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

近5年来,陈大藏每月在村里的时间超过20天。刚来时,他对鸡公坦村的印象是“交通闭塞道路差,好的产品不离家,产业发展规模小,村民收入高不了,村民思想不解放,觉得生活无指望”,但现在,路修通了,村民用上了安全水,收入也提高了,鸡公坦村的红薯干走向了全省、走进了北京,陈大藏觉得自己“再苦也值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