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何追问转账信息?那是给你财产安全“上锁”! | 鞍山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220516144147.jpg

人们在银行办理大额取款或转账业务时,总会遇到银行柜员询问用途的情况。不少人对此感到疑惑甚至不耐烦,却不知这背后是银行为守护人们钱袋子所筑起的一道防线。

“大叔(大姨),您取这么多钱是打算用来做什么呀?”每当有顾客前来办理大额取款业务,不少银行柜员总会带着亲切的笑容,一边麻利地帮顾客整理钱款,一边看似不经意地“顺口”询问。这看似简单的询问,实则是银行的规定动作——遇到大额取款时,必须询问取款用途,以此作为拦截可疑交易的一道防线。

然而,很多时候,顾客们并不理解银行的这一举措。面对柜员的询问,有的顾客会满脸不悦,直接怒怼:“你们管得着吗?这是我的钱!”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被银行拦截的客户中,七成最初都因被不法分子深度洗脑,对银行的询问劝阻十分抗拒,甚至恶语相向,直到警察赶到现场,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差点掉入陷阱。

不久前,鞍山银行灵山支行就上演了这样一场“守护之战”。一位老人神色匆匆地走进银行,要求提取5万元现金。按照规定,工作人员询问老人取款用途时,老人立刻表现出抵触情绪,不愿多说。凭借着职业的敏感,工作人员警觉地将老人引导至安静的角落,开始耐心地与他沟通。起初,老人坚称取钱是为了正常消费,态度很不友好。工作人员见状,便给老人讲述起常见的诈骗案例。在工作人员的循循善诱下,老人终于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去年8月,老人被人以免费体检的名义带到了附近的理疗养生中心。一番检查后,对方声称老人身体存在严重的疾病隐患,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从那以后,老人在这家养生中心先后花费了10万余元,此次前来取钱,正是为了缴纳最后一个疗程的费用。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此前,一位中年女子神色紧张地来到辽沈银行鞍山分行办理转账业务。她转账的金额巨大,对收款方信息却闪烁其词。工作人员询问了解到,女子接到一个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她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她将资金转移到指定的“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女子终于恍然大悟,遭遇了典型的电信诈骗,避免了财产损失。

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我市有一对八旬夫妻,面对同样的骗局和银行员工的追问,他们不仅不配合,还百般“掩盖”,最终被骗走了30多万元。

鞍山银行柜员王女士在工作中也经历过许多这样的场景。她成功拦下过准备给“美国孙子”汇款的退休教师,也劝回过要给“股票大师”打款的商户。王女士感慨地说:“最让我痛心的,不是客户骂我,而是有人不听劝阻,转身就在ATM机上完成了转账,眼睁睁看着他们的钱打了水漂。”

“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之际,鞍山多家金融机构提醒市民,当银行职员反复确认你的转账信息时,请多一分耐心。工作人员并非故意刁难,而是在凭借专业经验,竖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守护你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