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响应和赈济救援能力,11 日,鞍山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了一场紧张有序的地震灾害赈济救援演练。
此次地震灾害赈济救援演练模拟我市某地区发生地震灾害,赈济队员收到出队指令快速集结、整理装备,奔赴灾区开展营地建设、通讯保障、伤员救护、灾情评估、物资发放、制作餐食等赈济救援工作。本次演练聚焦实战场景,模拟真实险情,开展“拉动式、检验式、教学式”演练,全面检验了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当日清晨 6 时,救援队员们身着统一制服,携带个人装备准时在基地停车场集结,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抵达模拟灾区后,各专业小组立即进入作战状态。营地建设组仅用 1.5 小时便完成了功能分区规划,搭建起包含指挥中心、通讯保障区、医疗救护站、物资储备区、队员宿舍在内的标准化营地,为后续救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通讯救援队面对 "通讯中断" 的复杂环境,迅速架设中继设备,在 30 分钟内恢复灾区通讯网络,保障了救援指令的畅通无阻。医疗救护组接到 "伤员求救" 信息后,携带急救设备火速抵达现场。队员们分工明确,迅速对模拟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心肺复苏等急救处理,并通过临时搭建的医疗通道将伤员安全转移至后方救护站。
在灾情与需求评估环节,救援指挥部召开战前会议,将队员编为四个工作组深入 "灾区"。各组通过入户访谈、个体访谈、电话访谈、收集二手资料,对受灾群众面临的生活现状、面临问题、解决方案、需求缺口、需求优次进行分析汇总,为后续物资精准发放提供了科学依据。下午 13 时 30 分,救灾物资发放现场正式开始。赈济队员精心设置等候区、咨询引导区、核对签字区、物资发放区、绿色通道等,对受灾群众身份信息进行逐一核验,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市红十字会刚英力副会长介绍,此次演练实现了“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应急响应快速到位、科目前后衔接顺畅 ”的预期目标。鞍山市红十字会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物资储备调运机制,常态化开展多灾种应急演练,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 "红十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