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市民政局消息,自4月起,成都市各婚姻登记处将为领证的新人们免费赠送一份定制版婚书。婚书整体采用传统复古绘画风格,精心复刻经典婚书样式。在设计元素选取上,融入了传唱千年的《凤求凰》,为婚书添上一抹古韵。婚书上既有成都市花芙蓉娇艳绽放,又有大红的喜字窗花,洋溢着喜庆氛围,还有代表吉祥的祥云“相对而望”。这些元素皆以蜀绣形式精妙呈现。婚书正面,写着独具成都特色的证婚词。还有成都地标建筑、川剧变脸、盖碗茶、雪山等元素巧妙组合,满溢着浓郁的爱情和文化气息。婚书背面,以传统龙凤呈祥团纹作为暗纹铺陈,祥龙矫首,瑞凤展翼,二者环绕着居于正中的喜字与“爱在成都”,寓意良缘天定、琴瑟和鸣。(据《四川工人日报》)
成都市民政局推出定制婚书的新闻经媒体报道后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评论区被“羡慕哭了”“想去成都领证”刷屏。据封面新闻报道,4月9日,张女士和陈先生专程从山东飞回成都领证,“我们看到有朋友在桂溪公园这边领证,有这个婚书,拍的照片也非常好看,所以我们立刻决定回来。”婚书上,“玉蝶情深,芙蓉意重”的证婚词、宽窄巷子、电视塔、安顺廊桥插画等成都元素,让这对新人直呼“超出预期”。这份婚书的设计,精准击中了年轻人“既要传统底蕴,又要时尚表达”的需求。
《2023中国结婚消费调查》显示,超80%的95后重视领证仪式,且新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婚礼偏好显著增强。传统婚姻登记中“填表-盖章-走人”的流水线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年轻人“人生大事要有记忆点”的诉求。希望婚礼体现文化传承,但拒绝刻板复刻已成年轻人追求的趋势。成都婚书的走红印证了这个趋势:它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复制,而是让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生活场景中自然生长。就像年轻人追捧的汉服日常化运动,这种创新让古老文明完成了“破圈”传播。一张轻量化但充满巧思的婚书,将程序化的法律程序升华为情感仪式,为爱“上分”,精准拿捏年轻人的“仪式感刚需”。
同时,这种转变背后,是服务理念从“管理者”到“见证者”的身份转化。过去,婚姻登记多以完成行政流程为主,如今,政府关注到民众对婚姻仪式感的追求,主动创新服务形式。这种变化背后,是政务服务逻辑的颠覆,是政府部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生动实践。民政局文化赋能政务服务,把冷冰冰的行政流程变成有温度的城市记忆,正如网友评价“原来政务创新可以这么浪漫”!
古意新裁,一纸婚书,多重价值。这种创新启示我们,城市治理既要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也需这般“四两拨千斤”的巧思。(评论员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