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至7日,为期两天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星空下的演讲”在祥和人家度假庄园举行。活动特别邀请到了原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余声和中国职工书画院院长王登科回到家乡鞍山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艺术人生、成长历程。
作为献给全市人民和广大游客的一份文化“贺礼”,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主办,市艺术剧院承办,旨在通过两位嘉宾回顾成长历程、艺术经历、创作感悟等引起大家共鸣,讲好鞍山故事,激发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
6日晚,作为活动首场嘉宾,著名主持人余声讲述了她的舞台人生。从15岁进入鞍山话剧团接受正规训练、17岁还没毕业就当了兵到首部影视作品在鞍钢首映大获成功后被借调辽台、北漂两年后最终凭借实力成为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再到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华丽转身经营起了梅兰芳大剧院……余声说,她庆幸自己在每一段抉择上都做出了客观、正确的选择。
2004年,余声的父亲病重需要人照顾,她跟台里请了假悉心照顾父亲近两个月。“我请假那么长时间,台里的栏目不能停,只能请别的主持人替我。我完事了再回去,就面临着这个主持人怎么办?后来我爱人就劝我,应该给年轻人多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主持事业也需要后继有人、培养新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告别了主持舞台。”在述说这段经历时,她流露出了对舞台的不舍,也表达了自己有责任做好传、帮、带的后续工作。为此,她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选择了告别舞台开启了人生的又一篇章。尔后,余声又和爱人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张德林受邀经营起了梅兰芳大剧院,为弘扬京剧传统和传承经典国粹做出了巨大贡献。
讲到动情处,余声还现场为大家演唱了京剧 《沙家浜》选段《军民鱼水情》,现场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作为中国第一代电视主持人,她有拓荒的勇气,也有先行的底气。她的人生从来不被定义,她的故事充满力量。
舞台上,她徐徐述说着自己的故事,台下观众听得饶有兴致,直至分享结束,大家仍久久不肯散场,余声与大家亲切合影。一位清秀的小姑娘在合影时跟她说:“余声老师,毕业后我也要当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7日晚,中国职工书画院院长王登科分享了他的人生故事。活动中,他围绕自己的美好童年、离开海城在鞍求学、留校任教教书育人、离开家乡赴京任职等个人成长经历,畅聊了他的半生之旅。
舞台上大屏幕播放着他的书画作品,他娓娓道来自己当时的创作初心和内心深处所思所感;为了更直观的分享,他还通过近十年来出版的《画说千山》《鞍山往事·城市绘本》等多部作品,畅聊了自己对家乡的浓浓乡愁以及创作背后的故事。在王登科的笔下,家乡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音符……他将乡愁倾注笔端,融进艺术呈现给大家。他说,自己虽然离开家乡在外任职,但他的心和他的笔却留在了这里。“在我眼里,家乡处处有欣喜,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待细品的诗意与美好。鞍山的人文历史随着鞍钢建设,全国支援鞍钢一大批文人来到这里,如著名作家草明、艾芜等,注入了其特有的韵味。不仅如此,我们的评书文化、乒乓球文化……文体氛围浓厚,全民挥拍蔚然成风。一次我出差在广州,出租车里播放着单田芳先生的评书,那沙哑的声音无比熟悉,所以我说鞍山人没有乡愁,到哪里都有乡音。”
现场,王登科还挥毫泼墨书写了一幅清·张维屏的诗作《新雷》并向鞍山市博物馆赠送了一幅画作。他说,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就好比是一个家的家风,鞍山英模精神代代相传、鞍山的乒乓球文化氛围浓厚、鞍山的奥运冠军不胜枚举、鞍山的评书声名远播、鞍山的文艺名家赫赫有名,还有鞍山深厚的钢铁文化……这些铸就了鞍山这座城市不凡的品格,而这份品格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这就是一种传承!
(康成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