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 | 再现苏轼苏辙最后的绝响! | 农银融媒

历经千年

三苏”的文字

仍在人们的吟咏中回荡

感召后世之人

……

风云变幻,人生无常

苏轼、苏辙晚年再遭贬谪

苏门文人也飘落四方


CCTV-1央视综合频道

今晚八点档

中国农业银行独家冠名节目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第9期苏轼苏辙·下

即将播出

央视频APP同步推出


苏轼遭一连五贬

仍坚守初心

“苏门”四散后,苏轼遭遇了一连五贬,最终被远放海南儋州。儋州的物质条件极为匮乏,苏轼在这里度过了“饮水食芋”的三年时光,并形容其“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由于生活所迫,他与儿子将芋头切块熬粥,创意发明了“东坡玉糁羹”。即使身处蛮荒之地,苏轼依旧能够苦中作乐,认真生活。

在儋州生活期间,苏轼的境界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他在《千秋岁·次韵少游》中掷地有声地表达了自己纵然孤独也要坚守信念的决心。本期节目中,由主持人撒贝宁,《苏轼传》作者、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崔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组成的“文脉探访团”,将穿越到公元1100年的儋州,追随宗师苏轼最后的足迹,了解他如何在艰难的生活中坚守报国初心。


苏辙承父兄之志

著书立说

在苏轼被贬儋州期间,弟弟苏辙也被贬广东雷州。长途跋涉、舟车劳顿,雷州的水土气候让苏辙日渐消瘦。筠州、雷州、循州……虽然屡遭贬谪,但苏辙心中的信念却从未改变,这也是他在《渔家傲·和门人祝寿》中能够吟出“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的原因。

苏轼去世后,苏辙终日闭门谢客。《宋史·苏辙传》中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慎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晚年追随“父兄之学”,游弋于经史之间,将自己毕生所得著成《颍滨遗老传》《栾城后集序》《论语拾遗》等著作,发出了北宋文学最后的绝响。


苏轼、苏辙穿越现代

惊喜重逢

“夜雨对床”是苏轼、苏辙一生反复提及的约定。未能实现“夜雨对床”的约定,是他们人生最大的遗憾。“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不为溪山好。本期节目最后,苏辙将跟随撒贝宁的脚步来到千年后的阳羡竹海,与哥哥苏轼在现代重逢,弥补“夜雨对床”的遗憾。他们还将重回泛舟赤壁之地,了解如今长江堤防工程;来到今日黄州的“东坡地”——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园叶路洲,感受现代水肥自动灌溉系统的强大;重回儋州,在海南了解现代科技的“嫦娥奔月”,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文学家

苏轼、苏辙为后世

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作为实干家

更是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今晚八点档

锁定CCTV-1央视综合频道

中国农业银行独家冠名节目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央视频APP同步播出

继续重温苏轼苏辙的人生传奇

不见不散!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行企业文化部
责任编辑:李满
校审:柴明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宋八大家 | 再现苏轼苏辙最后的绝响!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