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棠梨凹:走出“深闺”人初识
掌上曲靖 2020-12-07 20:28:27

罗平县大水井乡棠梨凹苗族村,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那山、那水、那人,那里浓浓的苗族风情和充沛的负氧离子,都让人深深着迷。虽然今年3月份经初步打造后才向世人展露容颜,却已经牢牢地俘获了每一个来宾的心。一眼万年,永不相忘。

棠梨凹村39户186人全部是苗族群众,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这里距罗平县城12公里,前拥十万峰林、背靠罗平古生物化石群地质公园,下接多依河、小三峡等风景区,是罗平旅游环线必经之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景观迤逦迷人,苗族风情文化浓郁。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全面聚焦“生态之乡、徒步天堂、天然氧吧、康养福地”发展目标,围绕“一山一寨”(即十万大山观景区、棠梨凹苗族村寨)来精心打造,实施棠梨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临近仲冬的一个傍晚,记者有幸来到棠梨凹,一探她神秘的容颜。雨雾中的山寨氤氲在云雾中,一派仙境。刚到寨门前,热情好客的苗家姑娘就献上甘甜的美酒,让远方而来的客人暖暖身子。行走在棠梨凹村,仿佛置身一幅流动的田园山水画:连绵树林环绕村庄家园,村在绿中建,房在林中现,人在画中居,可谓如诗如画。深吸一口气,短暂放飞心灵,这空气都让人沉醉。

陪同来的罗平朋友说,罗平县城的人喜欢在下午下班后驱车来到棠梨凹,呼吸一口新鲜的山野空气,点上一锅滚烫鲜美的苗王特色羊汤锅,等酣畅淋漓地吃饱喝足,然后带着满身的舒泰返城,继续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据说这里的羊汤锅选材为云南六大名羊之一的黄山羊,加之苗族厨师传统技艺的加持,赢得了广大顾客的青睐。而外地来的游客则喜欢租上一栋民宿住下来,慢慢地欣赏村寨里的风土人情,细细品尝这里的特色美食,待到身心完全恢复元气才踏上返程的旅途。

在开发过程中,村寨里村民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承、苗族风俗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该乡在建设中通过对苗族农耕、餐饮、图腾、服饰、歌舞、芦笙等苗族特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培植,组建了苗族芦笙、芦笙舞表演、苗族歌舞表演、苗族传统文化表演等团队,整理编排了苗家迎宾礼、敬酒歌、婚俗表演、舞蹈表演、苗族篝火晚会等一系列苗族特色民俗文化表演节目。同时,还积极争取恢复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除此之外,该乡对村中120所大小房屋进行全面的风格改造,民居外貌具有“茅草房、土基墙”风格,村庄更具苗族原始风韵,让人更能感受到乡情、留得住乡愁。

眼下,乡党委、政府统一出资选取村中的石木屋进行改造和新建木屋别墅,目前已建立“棠梨凹民宿”和“ 棠梨凹一号院”两处示范性民宿。下一步,乡里还将出资补助带领部分群众将自家房屋改造为民宿、客栈,既提升棠梨凹村旅游接待能力,又让群众真正享受旅游“红利”。

棠梨凹村的打造,还弥补了罗平苗族文化旅游空白,与旧屋基大补懂彝族村落、鲁布革腊者布依族村寨形成了罗平“金三角”民族风情旅游精品线。

据了解,棠梨凹一期建设完成后于今年3月开始试运营,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近3千万元。

曲靖日报记者 孙云霞 文/图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